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市场动态 > 新闻中心 > 卷管
卷管:朵云轩2012春拍精品:王问《溪山隐居卷》赏析
东方网6月14日消息:朵云轩2012春拍将于2012年7月10日-12日在上海四季酒店进行,预展为7月8日-9日。朵云轩一直秉持着向藏家宣传古代书画的文化理想,为藏家奉献了众多古代书画精品。在朵云轩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古代书画的征集力度依然未减。这次春拍涵括了明初至晚清书画大师的众多精品,很多重量级的拍品完全可与各大博物馆所藏相媲美。明代王问的《溪山隐居卷》便是其中之一。
有明一代,山水画继元代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以明中期的吴门四家和晚明的董其昌为代表作家,这些画家都生活在江南地区,流风所及影响了全国乃至后世。
在明代的山水画中,表现山泽园林隐居生活的题材占了相当比例,文征明的《兰亭图》和《真赏斋图》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这张嘉靖年间的王问手卷亦为明代此种山居隐逸画风的见证,此画为一小横卷,赭黄色的绢本上以水墨皴染,气氛古朴静谧、雅逸清凉。画面自右向左布局,湖岸上竹篱环绕着茅屋数椽,屋内有高士燕居,屋旁植以老树,浓淡墨点厾的丛叶和茅屋的白描线条形成视觉上的粗细对比,房前屋后都围绕着郁勃而紧凑的太湖石,蜿蜒曲折,层叠罗致,石头用小斧劈皴画成,简洁苍润,应是明初浙派画风的余绪。屋前作远山横亘,留白为水,横向铺排的远山近水把观者的思绪引向远方,山似卷云,水如明镜,山水之间一个远避尘嚣、安闲自适的归隐佳地已然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画家住处的如实写照还是在心中架构的桃源圣地,就费人疑猜了。
此画作者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仲山,生于弘治十年,卒于万历四年。江苏无锡人。自幼聪慧,9岁能诗文,且喜绘画。后就学于邵宝创办的二泉书院,并拜其门下,发誓闭门读书,学业大进,品行端方,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举。历官车驾郎中,擢广东按察佥事,因思念老父,未赴任,即弃官归家。书法类米芾,又似黄庭坚,点染山水、花鸟皆精。诗作萧闲疏放,冲然自得,有《仲山诗选》、《崇文馆稿》等。
王问为了孝顺父亲竟然不赴官任,辞职返乡,如此举动也是非常人所能为。这画中表现的竹篱茅舍应是王问归隐乡里孝顺老父的处所,在这样宁静的山水之间侍奉慈亲当是最佳选择。由明代起,山水画常用水墨渲染,以表现平远疏旷的境界的,王问的山水画境界旷远,用笔松活,令人萧然神远,颇有几分禅意。细赏此画,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唐子西的韵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画家心中向往的不就是这种恬淡自适的生活吗?
此卷尺幅虽小,却流传有绪,钤印累累。在民国时曾入藏时任汪精卫政权北平市长的许修直之手,许修直(1881-1954),原名卓然,字西溪,晚号百砚室主,许氏也是无锡人,为藏砚名家,如此乡邦文献入藏许氏之手,也算物得其所。故而在画上许修直的藏印多达数方,题签也出自其手,可见许氏对此画的宝爱,抑或这乡贤王问笔下的归隐佳地也是身在宦海沉浮的许氏内心的渴望,可以想见在晴窗暇日的每一次展卷细读,这手卷给了他多少心灵的慰藉。
如今这历尽沧桑的画卷现身市场,对于置身于滚滚红尘中的人们亦不啻为一剂心灵上的清凉散!(晓宇)